找到相关内容40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舍亲情出家成就 度生母升天化人

    生子,而后出家修行的过程,就要割舍亲情之爱,方得出家成就;诸佛示现如此一般,我是道道地地的凡夫众生,更不能例外;我应该遵佛言,行佛,终了究竟必得菩提道果。”   黄檗禅师一面思惟,一边走著,...   唐期有一位大彻大悟的开悟圣僧,就是断际禅师希运,他是福建人,于黄檗山出家修行,后来参江西省百丈山海禅师,因而得道;以后就居住洪州大安寺,法席非常兴盛,希运禅师很喜欢旧山,旧山种植的是黄檗...

    释如本

    |出家|孝亲|入佛|学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3/1525228219.html
  • 菩提心的实践典范-认识菩提心(8)

    承担的精神却极其重要。否则的话,甘居凡夫阶位,只知向佛祈求,不知行佛,如何能于自身成就佛菩萨的品质?当我们在内心将自己定位为诸佛菩萨化身后,还应心行上不断向他们靠拢,最终觉行圆满,与观音菩萨或...的愿力作为自己的愿力,以观音菩萨的持作为自身的行为标准,象观音菩萨那样寻声救苦,千处有求千处应,万人称念万人灵。如果以阿弥陀佛作为修学榜样,就应以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作为自身的修行理念,时刻牢记自己的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菩提心|出离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1/12321533812.html
  • 追学释迦精要记

    行佛、住佛住。因为成佛后亦不外此愿、此行,而有现三类现身“不尽有为,不住无为”的伟大妙用。  八、对学佛者来说,建立清净信欲是首要之务。如释迦在《华严经·贤首菩萨品》中说颂云:“信为道元功德母,...追学释迦精要记  唐仲容  予积毕生之学佛实践,述圣大化,追学释尊,获弥多,今汇集成专文,授诸学人,条示如次:  一、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,专修般若观,以彻底对治无明而悟道,本人便依此简约易持之...

    唐仲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80150422.html
  • 佛教对神秘现象的看法如何?

    发生的事,鬼神帮不了忙,预知于事无补,只有善恶勤惰的因缘可以改变;若非大善大恶,不能改变定业、定果,只要尽心尽力,为善去恶,行佛,言佛言,学菩萨所学,未来的命运就操之在己。   在人类的一千个人...有,难得采证。至于宗教徒,不论是什么层次,只要信之虔诚,之得法,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感应和通灵的经验发生,从佛教的立场而言,从来也不否定,可是并不重视。   如果有人有了少许的神秘感应,就以为是得了神通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5053312.html
  • 为什么要有戒律?

    誓愿学”,是什为法门呢?无非是学佛所学,行佛,以期证佛证。佛教的戒律,便是教人学佛所学,行佛,而至证佛证的广大法门。也许有人不解,戒之为物,是在防非止恶,亦如社会的规约及国家的法律一样;戒...,也是不为佛教之承认的。换句话说,那是一个门外汉。  佛教的戒律,因为佛子身分的不同以及等级的差别,所以也分有如下的各种名称:  甲、在家戒,共有四种:  一、三归戒。  二、五戒。  三、八关戒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1148784.html
  • 星云法师 2009致护法朋友们的一封信

    佛教文献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,行佛,人间佛教的奉行者,应为建设一个清净善美的人间净土而精进努力。  以英语弘法为当代挡不住的思潮。今年二月、四月由佛光大学佛教学院主办的「世界佛学英文巡回讲座」至...愈加蹒跚,体力日益衰弱,但学习临济禅师亲身种植行树,只为后人添几分景致。而我一生百年树人,唯愿佛教的未来接棒有人,正法永续,法水长流。行佛,是我没有动摇的信念;为了佛教,舍我其谁,这份发心,...

    星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2269458.html
  • 圣严法师答:佛教对神秘现象的看法如何?

    帮不了忙,预知于事无补,只有善恶勤惰的因缘可以改变;若非大善大恶,不能改变定业、定果,只要尽心尽力,为善去恶,行佛,言佛言,学菩萨所学,未来的命运就操之在己。   在人类的一千个人之中,大概...宗教徒,不论是什么层次,只要信之虔诚,之得法,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感应和通灵的经验发生,从佛教的立场而言,从来也不否定,可是并不重视。   如果有人有了少许的神秘感应,就以为是得了神通或以为是佛菩萨的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学佛群疑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3/21032811754.html
  • 西园寺五百罗汉后记

    大乘佛法普度众生的精神内涵,意在使佛弟子们见贤思齐,行佛。而从信仰需求来说,集四大名山于一体,也为无法远行朝圣的香客们提供了就近参拜的善巧方便。四大名山座塑,是整座罗汉堂的中心,因有天窗采光照明,...寓教于形的亲切方式,使佛教得以从精神的圣殿走向民众,向更多的人传达慈悲喜舍的内涵,示现彼岸净土的境界。   罗汉像,与佛、菩萨像同为佛教造像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罗汉亦称阿罗汉,是声闻乘行者证之最高果位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44742525.html
  • 少壮的人间佛教

    行佛,一点一滴地积功累德,尽形寿献身命,乃至尽未来际,勤修福慧,终于达到两足尊的佛陀果位。  大乘之所以大者,根本在于无尽的悲愿,“不忍圣教衰,不忍众生苦”而发菩提心。古德说:“为利有情愿成佛”;...知大乘佛教的修证,菩萨的地位,从初发心起,积集福智资粮,经加位、见道位、修道位,在未究竟成佛之前的修学阶段,都属于菩萨的范围内。等于今日社会受教育者,自幼稚园、小学、中学、大学、乃至研究博士班,...

    超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71368973.html
  • 佛指舍利与香港社会

    资产,象征“戒、定、慧、慈、悲、喜、舍”,因其智慧圆满,才会受到如此的敬重,见到佛舍利如同见到佛陀真身。瞻礼佛指舍利能够唤起大家对佛陀的崇敬与爱戴,进而学佛之教、行佛,自利利他、利乐有情,方不辜负...漫长的教化生涯,佛陀一生孜孜以求,为所想无非是要改变世道人心,还世界、人生以本来面目,无一不在保持佛教之本质 —— 立足世间、不崇外力、以众生为本、于觉他中求得觉行圆满。四十五年摩顶放踵的教化...

    觉醒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492573681.html